
培訓教育、黃埔品牌冬(夏)令營
報名電話熱線:
18028008108(凌主任-手機、微信同號)
18028008323(謝教官-手機、微信同號)
營地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金洲北路一街1號
粵備案號:粵ICP備2021139870號
-
微信公眾號
-
凌主任
-
謝教官
近年全球科學教育趨勢強調「動手做、做中學」,為呼應此潮流,臺灣首度推出以「跨領域科學實踐」為核心的「科普實驗夏令營」,即日起開放全臺國小至高中學生報名。此營隊結合基礎科學、環境生態與現代科技應用,透過主題式實驗與戶外探索,引導學員從生活現象中發現科學奧秘,培養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。
三大活動亮點 打造沉浸式學習體驗 1. 主題實驗工作坊 營隊規劃「物理化學解密」、「生物多樣性觀察」、「再生能源實作」等多元單元。例如,學員將利用簡易材料製作太陽能板模型,並實際測試發電效率;或透過顯微鏡觀察微生物生態,探討環境汙染的影響。課程設計強調「低門檻、高互動」,即使無基礎者也能透過引導完成實驗。
2. 戶外科學探險 為打破教室框架,營隊安排生態導覽與田野調查。學員將走訪淺山環境,學習辨識動植物特徵,並以簡易儀器測量空氣品質、水質酸鹼值等數據,進一步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的影響。此外,夜間天文觀測課程將搭配星座解說與望遠鏡操作,深化學員對宇宙運行的理解。
3. 科技整合應用 融入AI與物聯網技術,學員可體驗程式設計基礎,例如編寫指令控制機械手臂完成指定任務,或設計感測器監測植物生長狀態。課程特別著重「科學倫理討論」,引導青少年反思科技發展與社會價值的平衡。
教育專家培養未來關鍵競爭力 據主辦單位透露,營隊師資由跨領域科學研究者、資深教育工作者共同組成,課程設計參照國際STEM(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數學)教育框架,並加入本土化議題。例如,在「氣候變遷」單元中,學員將模擬極端天氣對農作的衝擊,進而探討糧食安全策略。
教育界人士指出,此類營隊有助彌補傳統教學不足「臺灣學生擅長理論考試,但較少機會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。動手實驗能深化學習動機,並培養團隊合作與邏輯表達能力。」近年國際學生能力評比(PISA)亦顯示,臺灣青少年在「協作問題解決」項目表現有待提升,科普營的任務導向學習模式,可望補強此弱項。
安全把關與分齡設計 為確保學習品質,營隊依學員年齡分為「基礎班」(國小三年級至六年級)、「進階班」(國中七年級至九年級)及「專題班」(高中一年級至三年級),每班人數上限30人,並配置雙導師制度。所有實驗器材均通過安全檢驗,戶外活動亦投保全程意外險。
家長關心的防疫措施方面,主辦單位表示將遵循衛生主管機關指引,活動場域定時消毒,並提供備用口罩與酒精。若遇颱風或疫情升級,將彈性調整為線上課程,學員可透過實驗材料包與直播教學居家參與。
報名資訊與社會迴響 夏令營共分四梯次,每梯次為期五天,費用包含教材、保險與午餐。弱勢家庭學員可申請全額補助,名額佔總人數15%。開放報名首週即吸引逾千人次諮詢,部分家長認為「與其讓孩子暑期沉迷3C,不如投資在有意義的學習體驗。」
科學社群則樂見此類活動普及化。有研究者建議,未來可擴大與博物館、大學實驗室合作,提供更深度的實習機會。主辦單位回應,明年計畫新增「科學策展」單元,讓學員策劃小型科普展,向大眾傳遞科學知識。
結語點燃科學火種的社會意義 科普實驗夏令營不僅是暑期活動,更是推動科學平權的起點。透過降低參與門檻、結合趣味與知識,有望喚起更多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,為臺灣培育下一代創新人才奠基。即日起至6月底開放報名,詳細資訊可至官方網站查詢。
報名電話熱線:
18028008108(凌主任-手機、微信同號)
18028008323(謝教官-手機、微信同號)
營地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金洲北路一街1號
粵備案號:粵ICP備2021139870號